
未來十年上海交通發展藍圖出爐 到2025年,上海新能源汽車產值突破3500億元
文章來源:上海證券報發布時間:2022-10-18
近期,《上海市交通發展白皮書》(以下簡稱《白皮書》)編制完成。其中明確,未來十年,上海要構筑“人本、高效、智慧、綠色、韌性”的國際大都市高質量一體化交通。
10月13日,上海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,上海市委常委、副市長張為在會上表示,《白皮書》是未來十年上海交通發展的指導性文件,是推進上海交通工作的“行動指南”,也是促進交通領域社會共治的“倡議書”。未來十年,上海要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影響力,增強雙循環鏈接能力。持續鞏固國際??諛屑~地位,推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從“基本建成”向“全面建成”邁進。
“智慧、綠色”是《白皮書》的兩個關鍵詞。未來十年,上海要全面實現出行“一票制”、貨運“一單制”、付費“一碼通”。中心城綠色交通(軌道交通、公共汽電車、輪渡、自行車和步行)出行比例不低于75%。
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湯文侃在會上表示,以數字化和低碳化為目標,上海將全面打造智慧交通和綠色交通體系。
其中,在低碳化領域,上海將出臺燃料電池汽車專項資金管理辦法、加氫站專項規劃、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等一系列政策,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;持續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,出臺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專項政策。
到2025年,上海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預計超過120萬輛,新能源汽車產值突破3500億元,占上海全市汽車制造業產值35%以上。到2025年,個人新增購置車輛中純電動占比超50%,公交汽車、巡游出租車等新能源占比超過80%。到2025年,上海將建成充電樁76萬個,換電站300座,車樁比不高于2:1;適度超前布局加氫站,建成并投入使用各類加氫站超過70座,實現重點應用區域全覆蓋。推動公交和環衛等領域開展氫燃料電池示范應用,2025年力爭達到1萬輛規模。
在數字化領域,上海要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終端發展。力爭到2025年塑造3個以上具有上海標識度的品牌,打造10款以上爆款產品,產值達到5000億元,具有輔助自動駕駛功能(L3)汽車占新車生產比例超70%;具有高級自動駕駛技術(L4)在物流運輸、環衛、客運等方面實現應用。上海將推進交通服務融合化,深化出行即服務(MaaS)系統建設,推動隨申碼、公交乘車碼和地鐵乘車碼“三碼合一”。
上海將強化制度保障,出臺規范標準,推動高度自動駕駛智能汽車在特定場景實現商業化試運營;依托浦東立法優勢,推動無人駕駛在特定區域逐步實現商業化運營。
未來十年,上海如何引領構建長三角一體化交通體系,全面融入國家立體交通網,這也是《白皮書》的重要內容之一。
據悉,未來十年,上海將以協同發展機制為牽引,推進交通設施與服務互聯互通。具體包括: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、提升公路網絡和運輸服務能力、完善水運網絡和碼頭布局、創新區域一體化交通協同發展機制等四方面行動。
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華杰在會上表示,上海將堅持區域協同、制度創新、科技賦能,引領長三角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港口群和機場群。其中,海港方面,上海將持續推動既有港區功能布局調整,加快推進小洋山北作業區項目建設,打造高效暢達集疏運體系,增強海港的區域聯動和輻射能力,進一步鞏固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全球第一的領先地位。
空港方面,上海將持續建設世界一流的航空樞紐設施,加快推進浦東國際機場四期擴建工程建設,全面建設國際航空貨運樞紐,打造世界級航線網絡和洲際轉運中心。同時,上海將全面提升航運服務能級和國際影響力,不斷拓展航運衍生服務新空間新業態,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上海航運服務品牌;深化航運制度創新。